认购基金是利好吗?
认购期买入基金,其实是一种“准买入”行为——因为还没有正式确认份额,所以不能提“买”或者“持有”,但投资者此时已经付出了钱,且风险自担;而募集结束进入开放期后,虽然费率有优惠,但溢价概率更大。 我们分别看看不同情况下,投资者的交易是否划算。
情况1:正常市场 某公募基金发行,认购阶段投资者投入100元,扣除手续费后实际到手的资金为95.73元。假设该基金的托管费用率为0.25%、管理费率为2%。
情况2:大幅溢价 如果这只基金在开放初期遭遇抢购,出现大幅度溢价(高于10%)情况怎么办呢?这时候如果还按情况1来计算实际净值增长的话,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实是亏的!他们不仅要付出更多的费用,还可能损失购买价差,也就是原本可以以较高价格买入得到较多收益的机会。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在投资前多留意跟踪标的的交易情况以及基金经理的运作策略。 当然啦,出现大幅溢价的情况通常比较少见,而一旦碰到,往往就是市场热度很高的“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热门产品。对这类产品,如果长期看好并且能够容忍一定的波动,可以选择继续持有,享受净值上涨带来的收益;如果担心风险,也可以选择卖出止损。
情况3:小幅溢价 在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下,基金发售可能出现小幅(低于10%)溢价。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溢价水平基本上不会对基金的投资带来明显的影响,按情况1计算实际的净值增长仍然是最恰当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种情况下的溢价对基金实际的投资并没有负面影响,但却可能引致赎回的压力。这是因为,尽管基金公司不会因投资者提前赎回而减少基金资产的投资比例,但由于其他投资者的赎回,基金公司的确会相应地卖出持有的资产,因此部分金额还是会流入市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分析中,由于涉及未来情况的可能性,都采用了最坏情形下成本/收益的概率分布来进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