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鱼怎么做好吃?
早鱼即蚤形目昆虫,俗称“鱼虫子”、“水虫”等,和蟑螂一样会飞,而且特别小,用肉眼基本看不到。 市面上常见的早鱼主要有三种: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异色圆线虫和异尖属寄生虫(海兽胃线)。其中前两种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成员,而后者属于寄生虫中的蛔目的异尖科。虽然都属于寄生虫,但是这三种之间没有什么亲属关系。
根据检疫和疾控部门的研究,我国进口的海鱼感染率在30%左右,部分鱼类品种甚至可以达到100%的感染率;而国产淡水鱼类的感染率则要高很多,达到70%以上。 由于这些寄生生物主要寄生在海鱼或者淡水鱼胃肠道里,所以成虫期一般都在消化道里度过,此时它们可以消化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不过当外界条件不适应时,比如温度、PH值变化或受到化学刺激,它可以离开肠道进行游走,如果游走到体表,就可以对外表的皮肤产生刺激,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并出现瘙痒症状。这时候如果你去抓挠患处,早鱼就会钻入皮肤内,并进一步向体内移动,最终达到消化道内发育成成虫。 如果不幸感染了这种寄生虫,并且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判断病情,通过观察和询问病史,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和其他相关的情况。 对于较轻微的感染,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寄生虫药物,让其充分咀嚼后整个吞服下去即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感染或者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注射用药的方式,让药物直接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能痊愈。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尤其是服用灭杀绦虫类药品后没有注意清理餐具、开水烫煮衣物等,导致虫体残骸排出体外,这样就很容易传染给家人。 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无论是服用药物还是注射用药,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应该严格遵守医嘱,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另外还需要注意,有些杀虫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因此服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及服用其他影响神经的药物。